top of page

Blog .


信仰‧服侍‧社區—教會與自資中心的同行
黎少慧博士 基督教宣道會華基堂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 前言 長久以來,教會興辦「社會服務」被視為「傳福音」的理想伙伴,兩者關係密不可分,而香港的情況也相近。不少教會透過設立自資營運的社會服務中心來滿足社會人士的需求,同時希望達到傳播信仰內容,達致全人關懷之核心訊息。然而,如何...
Dr Joyce Lai
Apr 16


「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真的嗎?怎樣求?信什麼?
關兆奇博士 城市轉化學院客席教授 我是十分理性的人,喜歡邏輯思考,研究分析,但不懂得與人相處。雖然中學時代在聖公會學校讀書,但從來也不能夠真正認識信仰,甚至連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分別也搞不清。因為數理成績比較好,我順利進入大學修讀工程系,畢業後成為一名工程師。工程師的工作相...
Ir Dr Neil Kwan
Apr 16


實踐中的反思:服侍普通話群體——由小做起
江惠明牧師博士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傳恩堂堂主任 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不僅聚居著眾多少數族裔,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更有逾百萬內地移民來港定居。隨著香港特區政府先後推出「優才」、「專才」和「高才」等人才引進計劃,以及不斷放寬的內地學生和遊客來港政策,在港內地人士數量已...
Dr Susanna Kong
Apr 16


一個被嚴重忽略的福音呼聲
李海平牧師 基督教北區華人聯會主席 中華宣道會上水堂顧問牧師 前言:今日馬其頓呼聲——北都呼聲 筆者撰寫此文,在此喚起香港教會要轉眼仰望耶穌,舉目看祂所看,成為貼近主心的使命教會。這個角度本是教會應有的,但近年來,香港面對時代變遷,目之所及的情況,往往令人沮喪。教會更容...
Rev Barnabas Lee
Apr 16


北都新機遇
鄧智剛 土木及結構工程師 2021年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以城鄉共融、積極保育、優質戶外生態康樂/旅遊空間、經濟用地空間、擴大發展容量、改善跨境交通等六大原則作為規劃基礎,把香港北部打造成一個宜居、宜業、宜遊,並以推動創科產業為中心的現代化城鎮,其範圍...
Dr Johnny Tang
Apr 16


由認識到關懷 - 香港普通話職青靈性需要研究
呂慶雄、陳保焜、李志輝、蘇慕瑜、米依羅、吳楚、安紅燕 背景 十多年前,香港因受「雙非家庭」 1 問題困擾,導致香港人對內地來港人士產生不滿。然而,現今的情況已大大不同:聽到普通話的對話聲音,已是香港街頭的常態。鄰居、同學、同事、遊客,甚至連官員都可能是「新香港人」。...
Dr Otto & 5 Authors
Apr 16


教會普查結果初步回應 - 以使命出發、開拓更多堂內、堂外的發展空間
教新近日公佈的教會普查顯示,教會的聚會人數及各主要指標均有持續下滑的趨勢,但對這個結果的普遍反應,卻是不感到太意外。過去幾年,香港經歷社運、疫情和移民潮,大大影響了教會的生態。究竟香港教會是否處於一個不冷不熱的狀態?情況確是持續轉差,但卻未差到令教會有迫切悔改和尋求更徹底改...
Prof Natalie Chan
Apr 1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