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log .


教會植堂發展和現況
許家欣 城市轉化學院研究總監 近代的植堂發展隨著社會急速的變化和發展,在模式上有很大的更新。在西方國家,植堂模式變得多元化,包括社區教會、家庭教會、微教會、新鮮形態教會 (Fresh Expressions) 等,更深入接觸社區群體和未信者,在牧養對象的生活環境中,讓他們接...
Ms Alison Hui
Feb 4


究竟香港需要多少間教會?
陳敏斯教授 城巿轉化學院院長 今時今日, 植堂對很多香港教會來說是一個既陌生又遙遠的概念。回顧香港教會的發展,八、九十年代是植堂的高峰期,教會的數目在這二十年間接近倍增,但在隨後的二十年已大大放緩,期間只有15%的增長,平均每年0.7%。放緩的程度在近年尤為嚴重,植堂/擴堂...
Prof Natalie Chan
Feb 4


2024 香港教會新鮮形態初探
城市轉化學院 這幾年來,香港經歷不同的轉變,城市的轉變也為教會群體帶來不少轉變。當中有不少新鮮形態教會成立和轉趨成熟,其定位和發展模式也更明確。本文以Fresh Expression教會新鮮形態的概念探討香港教會新鮮形態的特質作概覽。當中Fresh...
ICT 城巿轉化學院
Aug 30, 2024


教會的「新鮮形態」Fresh Expressions of Church (FxC)
陳敏斯教授|城巿轉化學院院長 「新鮮形態」Fresh Expressions 是在當代文化中冒出的新型教會,主要的對象是那些不上教會的人。 mission-shaped church report 「為什麼要叫她做教會? 這只不過是公司裡的一個團契吧!」 Dilys...
Prof Natalie Chan
Aug 30, 2024


不可能?我可能?由論文到出書後感
游淑儀牧師 宣道會屯門堂堂主任 《教會要消「滯」:10大轉化復興良方》作者 「牧師,你咁忙,仲有時間進修……」 「嘩!你寫論文嘅時候,點兼顧全時間牧會……仲要帶領、兼顧家庭和好多其他事奉」;「佩服牧師你咁忙,仲可以出書……」...
Rev Dr Veon Yau
May 1, 2024


斜槓牧者 (Slash Pastor)的福音策略與牧養優勢
呂宇俊博士 斜槓牧者 (Slash Pastor) 坊間對斜槓牧者的「疑問」與「質問」 大家好,我是一位斜槓牧者 (Slash Pastor),現在是溫哥華基督教沐恩堂的堂主任(部份時間),又是健身及Kickboxing教練,也是殯儀館助理,也不時以ZOOM形式協助香...
Dr Matthew Lui
May 1, 2024


「閒置教會」的震撼轉化
呂宇俊博士 溫哥華基督教沐恩堂傳道 「教會閒置」是甚麼現象?我多次在地產行業演講時,也有從業員對我說:「呂sir,你知道那些公司最浪費地方嗎?」他們往往未等我回答便說:「係教會呀。」還記得十八年前,在某周日到大角咀一間教會與牧師傾談,當時只有三個人坐在七千呎的教會中。我問:...
Dr Matthew Lui
Jan 31, 2023


重新創造教會「使命空間」
王緯彬 博士 教會建築設計師 “Early Christians penetrated the whole city, but not by claiming space for church buildings or programs of their own. They...
Dr Ben Wong
Sep 30, 2022


探討教會由停滯到復興的轉化與關鍵— 以香港宣道會作個案研究
游淑儀牧師 宣道會屯門堂堂主任 「2014年香港教會普查」指出,全港教會已浮現走向下坡的情況。當年普查研究組主席陸輝博士提醒香港教會正處於「停滯不前」。 1 此外,2017年「香港宣道會區聯會堂會普查」同樣顯示,過去五年該會的崇拜人數,在整體增長幅度上呈現倒退。 2...
Rev Dr Veon Yau
Dec 31, 2021


凝塑靈命‧形是為你
鄭佑中牧師 觀潮浸信會堂主任 2020年初,新冠疫情如海嘯般忽然湧至,在這百年難得一遇的處境,逼使慣於計劃安排的教會,作出調適應變。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加上疫情的衝擊,信徒實在需要歸回安息之境,讓心靈聆聽上主的呼聲。當大家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顯得不知所措之際,我們唯一能做的,...
Rev Dr Stephen Cheng
Dec 31, 2021


後全球化下教會使命再思
作者:呂慶雄博士 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培訓) 近年信徒群體面對社會轉變帶來的衝擊,直接反映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不足,對聖經真理的應用不到位。今日國際宣教會議中討論的議題已由「全球化」(Globalization)轉移到「後全球化」(Post-Globalization),甚...
Dr Otto Lui
Dec 31, 2021


為靈命把脈、對症下藥
陳敏斯教授 香港過去兩年經歷巨變,以致近日的移民潮,教會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 在這個不穩定、人心惶惶的日子,也是靈性覺醒、回歸基督的契機。因此中心跟證主於今年10月下旬進行了香港基督徒靈性狀況的問卷調查。感謝各方的配合,我們在頗短的時間內已收到超過兩千分的有效回應。讓我們對...
Prof Natalie Chan
Dec 31, 2021


小教會的成長動力
呂慶雄博士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培訓) 在自由開放的社會,基督教會作為社會組織的影響力會否持續下降?相反,小型信徒群體的影響力,是否會在不同領域大幅提升?甚至在一些小區域帶動文化更新?筆者目睹基督教在西方的影響力日漸衰退,而香港似乎有「未老先衰」的趨向,對公共領域的影...
Dr Otto Lui
May 31, 2021


教會數碼化 -- 危機?契機?!
作者: 陳敏斯教授 20世紀,我們見證到人口的大轉移,城市人口由世紀初的8% 到世紀末的50%,預計到了2030年,便達到60% 1 。急促的城市化,對教會帶來極大的挑戰:多元的群體、不同的節奏,新移民的龐大需要和社會高度發展,衍生出種種的問題。就以香港為例,大部份堂會都是...
Prof Natalie Chan
Dec 31, 2020


疫潮與改革浪潮:教會觀與堂會變革
作者: 呂慶雄博士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培訓) 疫情對教會的衝擊,並不只是網上崇拜或各類線上線下聚會及牧養的考慮,還可能是另一輪的變革浪潮。這幾年香港教會所遇到的,是從未遇上的動盪。除了疫情,現在面對社會運動、國際政治與經濟衝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甚至中央政府的施政...
Dr Otto Lui
Dec 31, 2020


堂會外的聖徒相通 - 回應「離堂會」現象
作者: 呂慶雄博士 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培訓) 香港到底有多少信徒?這是兩年前針對香港教會作研究,第一個想了解的問題。我們得出的結果是,信徒約佔這城市近三成的人口。當中超過兩成沒有固定返教會的,又是怎樣的基督徒?這是第一個問題的延續,也是「留堂會、離堂會」研究調查的目的。...
Dr Otto Lui
May 31, 2019


回應「離堂會」調查 問對問題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作者: 陳敏斯教授 年青人離開教會,不只是香港的問題;過去十多年,歐美國家在這方面已有不少的研究和討論。由於這個現象,對信徒群體的影響甚大,而本中心一直致力推動城市轉化事工和研究,因此在去年底進行了相關研究,期望對這現象有更深的瞭解,以尋求更有效的佈道和牧養的進路。...
Prof Natalie Chan
May 31, 2019


將感動化為行動 - 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
作者: 陳敏斯教授 最近,有機會跟大約40位教牧,在一個工作坊中,一起探討教會的社區參與。我當場做了調查,發現大部份參加者的教會,對社區服務都很有心志,由上到下都頗支持,可是最大的阻力卻來自人手和資源不足,及現存架構難以配合。 教會需要改革...
Prof Natalie Chan
Dec 31, 2018
bottom of page